据资料介绍,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源,在于它们的合成需要使用大量昂贵的硫化锂(不低于650美元每公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马骋,开发了一种不以硫化锂作为原料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氧硫化磷锂。这种固态电解质以成本低廉的水合氢氧化锂和硫化磷为原材料合成,其成本仅为每公斤14.42美元,不到其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原材料成本的8%,远低于每公斤50美元这一商业化要求,具有很强的成本竞争力。
方光华 姚小俊
微信版第1584期
宣城市是“中国文房四宝之城”,泾县是“中国宣纸之乡”,绩溪县是“中国徽墨之乡”,旌德县是“中国宣砚之乡”,笔、墨、纸、砚制作技艺在宣城非遗技艺中占比较多,本文介绍的是旌德县省级非遗技艺之宣砚雕刻、古法油烟墨制作和古艺印泥制作及传承人。
宣 砚 雕 刻宣砚的年岁,比李白“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诗还要老好些年。
宣砚石属优质绢云母变质性沉积岩,产于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幽竹岭。它生成于距今4.8亿年前的早奥陶纪。石材主要分溪流子石、水坑料和山坑料3种,以黑为主,兼有青绿。子石珍稀难得,水坑质优难采,山坑脉壮匀净。宣砚的特点可以用“润、纯、素”3个字来概括。
宣砚公司宣砚产品既有手工制砚,也有在传统造型基础上的创新砚。制砚大师张明是手工制砚的代表,黄瑞的创新砚在网络上受到青年人的追捧。
张明老家滁州,儿时就对文房四宝感兴趣,十七八岁开始接触宣砚,然后到歙砚大本营歙县拜师学艺,以后师从国家级制砚艺术大师李铁民先生。他说:“第一次看见雕砚,觉得一块石头能变成一件作品,很是神奇。”他从内心里喜欢这门手艺,于是学起来更加卖力。
一个八五后的年轻小伙,已获“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江淮工匠”“安徽省劳动模范”等荣誉,可以想象他在学砚、制砚道路上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艰辛。
宣砚文化园砚工坊二楼有间“张明大师工作室”,靠窗是张工作台,台上放着台灯、一方正在雕刻的砚台、凿、铲等工具,右手边是一个用于冲洗的水池。
这里,既是张明雕砚的地方也是他传艺的场所。
宣砚雕刻大师张明
我们在工作室里就手工宣砚聊了起来。
张明介绍说,雕刻砚台外人看起来很粗犷,没什么技术含量。其实不然,它对人的体力、脑力是个双重考验。手工宣砚有9道工序,分别是:挑石选料、构思设计、造坯成型、精雕细刻、打磨美化、刻铭落款、护砚保养、配盒包装、建档防伪。每道工序细分下来,又有几十道小的工序。
首先是选料,工整的砚材已在幽竹岭矿山用电锯锯切成大致形状,自然的石料是子料,两种材料都有一个选料的过程,过水是第一关,看看砚石是否渗水,假如渗水,说明石料有裂纹,那就不能用来制砚。其次是设计造型,手工订制的宣砚得依据客户的要求构思、画好草图,而后用复写纸将设计好的图案一笔一划描到石材上去。自然的石料得相形,利用天然的石相造型那叫巧借天工。
设计砚台的时候,同样是画,有的人几根线条就带过去,有的人能理解透彻,理解深浅穿插的关系,砚台做得僵硬往往就是因为对其理解生硬不够透彻。不论是山水还是像形,每方砚台的图案都有讲究,有图必有意,不能随意雕刻,要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有所了解,有所领悟,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外化于图。一方手工砚,简单的可能要雕一个星期,精细的砚台雕半年一年都是有可能的。砚台创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
手工砚最关键的是雕刻,先用凿子和锤子,在石材上凿出深度和宽度适中的墨槽,然后根据图案来精雕细琢。砚雕方法分浅浮雕、深雕、镂空雕三种,其中镂空雕最难,技艺要求最高,雕刻出的图案最具立体感,用什么样的雕刻方法因图而异。
砚台雕刻完成后,再用由粗到细三种砂纸进行打磨,打磨的顺序先整体后细节。当然,打磨过程中还会有细部的再雕刻,来来回回的反复。
手工砚大多有一道刻铭文的工序,不仅要刻上制砚者、收藏者、铭文者的姓名,有的还要刻上一些与砚相关的言志寄情的诗文。铭文多镌刻于砚额、砚边、砚侧、砚背等处,其布局同样是一种美学。
砚是文房用品,手工砚就是要体现文化韵味。张明说:作为一名砚雕师,一定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仅要与同行进行交流,还要到别的艺术门类中去汲取营养,读古文、习碑贴、绘图画、看展览等等,都是在提升自己的修养。雕砚不能闭门造车,一定要与天、地、人进行交流,多方位思考,才会收获更多。
说到工匠精神,张明说匠人要有匠心,最主要的是持之以恒。工匠精神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从自己的行业入手,始终保持谦逊、学习的态度,既然做就要做出好作品,不能做变了味,做走了形。唯有全身心的投入与热爱,才能忘却其中的艰辛与枯燥。
张明从事手工宣砚15年之久,共获国家级、省级金奖5项,银奖5项。宣砚文化园展示大厅里,呈现着他的一些作品,如《四水归源砚》《三足寿桃砚》《青铜觚砚》等,个个雕琢精美。其中,《汉砖石渠》荣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巧夺天工”金马奖金奖、《辟雍砚》荣获“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银奖、《太白邀月》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三足寿桃砚》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提梁卣池砚》获安徽省第七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金奖等。跟他学艺的小伙伴们,同样在砚雕上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相对于张明,九○后的市级非遗传承人黄瑞更热衷于宣砚的创新。
宣砚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黄瑞
对于砚台设计,黄瑞总想在原有的框架中有所突破,最大限度保留砚材的自然状态,用最简单的线条和块面来表达思想。新砚设计上不断做减法,去表象、少修饰,最大限度凸显砚石自然之美。
作品“几何系列砚”,用几何块面表现砚台,收到删繁就简的效果。“自然而然系列砚”,保留砚石自然状态中那种风雨沧桑的侵蚀感,在工业产品充斥书房的世界里,置一方自然质感的砚台,让书桌顿时充满生机。“工业革命系列砚”,设计中镶嵌金属铜、锡等材料,制作墨海等储存类砚台,融合了砚与金属的精密性,让传统与当下发生碰撞,产生强烈的震憾美,让人耳目一新。
黄瑞的设计理念在网络上受到了九○后、○○后的追捧,这是宣砚手艺再生的魅力之所在。
古 法 制 墨“旌德古艺胡开文墨厂”藏身旌德县城南门公路旁一方幽静的小院内,地方虽然不大,却是城内最具传统文化的地方之一。说是工厂却没有嘈杂之声,更像一处修身养性的场所。刘禹锡《陋室铭》中那句“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在汪春林这里,倒是大小长短合适。来墨厂的人大多是国内外一些书画名家和本地的一些书画爱好者,他们都是冲着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油烟墨”而来。
古法取烟
汪春林老家绩溪县上庄镇,祖上就以制墨为业。其伯父曾在芜湖胡开文源记墨厂做工,1956年创办了绩溪胡开文墨厂。父亲汪德政在南京墨厂从艺几十年,1963年和6个同伴到旌德开墨厂。汪春林生在绩溪,读初中时到旌德,虚岁14,放学后就跟着父亲打下手,算是学艺之始。1978年高中毕业,顶了父亲的职进了徽墨厂。当时厂里还招了一批下放知青,能和老三届大哥大姐一起进厂当工人,汪春林觉得很开心。加上自己以前就在厂里“编外上班”,从父系统学过制胶、炼烟、和料、配方等制墨工序,很短时间就成为厂里的骨干。父亲曾经手把手教过春林“灯盏碗烟”技艺。1984年,旌德胡开文墨厂曾古法烧制过油烟,可惜只烧了一年多时间,从此无人问津。
“灯盏碗烟”制墨,一直是汪春林的一块心病。换句话说,是一个真正制墨人的职业理想。这个理想,汪春林一直揣在心里,付之实践时日历已经翻到了2002年。当时,旌德县企业全面改制,汪春林拍下社队企业局一块3450平方米的厂房,以后这里便成了汪春林的圆梦之地,也是“旌德古艺胡开文墨厂”名至实归之地。
到了旌德南门厂区,汪春林一稳定好老产品生产经营,立马就腾出精力实现自己多年的心愿:恢复宋代才有的“灯盏碗烟”制墨技艺。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载:“迩来墨工以水槽盛水,中列粗碗,燃以桐油,上复覆以一碗,专人扫煤,和以牛胶,揉成之。其法最快便,谓之油烟。”
汪春林完全按照古籍上的记载,准备灯盏碗烟厂房、工具、原料,接着高薪延聘退休老艺人,研究古代配方,边实践边摸索,顺利烧制成桐油烟灰,恢复起古法油烟墨制墨工艺。
“灯盏碗烟”,是当今最古老的制墨人工点烟技法,用于徽墨生产国内仅汪春林一家。其工艺可用16个字来描述:一豆灯火,一缕青烟,覆碗收烟,集烟制墨。
汪春林的古法油烟生产车间位于院子的东北角,是一间漆黑的屋子,里面除了挂着门帘的一个门洞外,四壁没有窗户,借助天花板上悬挂下来的白炽灯光,才能看清屋子里的布局。车间不过二十多平方米,挨着墙壁是一圈茶几高的水泥台,水泥台上整齐地摆放着100余盏烧烟油灯。小屋里墙面、地面、收集烟灰的碗乃至在屋子里工作的师傅都是如墨般地黑色,这种墨黑是烟灰导致。参观的人得小心翼翼,不能碰到任何物件,否则碰哪黑哪。
没有实地看过的人,看到“灯盏碗烟”的一些摄影摄像画面,觉得十分神秘,容易和远古时代的钻木取火联想到一块。若是再现小屋内的工作场景,大致是这样:屋里100多个灯盏分别跳跃着小火苗,每个火苗上架空覆着一个青花瓷碗,通过灯芯草燃油升起的缕缕青烟凝结在碗里,这便形成了烟灰。待到烟灰积到一定量时,师傅就会将每只碗里的烟灰刮下来,依序作业,收集在一个大铁盆里,这便是制墨所需要的优质烟灰。所谓“灯盏碗烟”就是指这个烟灰收集过程。
灯盏里的油以桐油、猪油、生漆为原料,桐油得烟多,猪油增亮,生漆出黑,这些原料大都需要订购。白白的灯草得委托毫州药材市场到农户家订购,以圩产长秆、粗壮、吸油力强者为佳;生漆近的采自歙县杞梓里,远的购自重庆;桐油则来自大别山;猪油得自己买花油熬。这些东西加上珍稀香料配制在一起,烧出来的熏烟粉末轻如飞絮,只有在封闭的环境里才能收集起来。收烟工作又累又脏,还是技术活。火大则烟粗,且收到碗里的深不过一寸多,烟还会跑出碗外,火小则又无烟。收早了烟小误工,收迟了烟老了变红,制墨无光,且黑度降低。这些,全凭师傅的感觉和经验。每一个烧烟工上岗,汪春林都得手把手教。通常集烟工平均每40分钟扫一次烟,一天扫10-12次,不过收四两左右。若是新手,只有二三两。一年下来,烟灰产量也就20来公斤。
制墨
古法油烟制墨时令性极强。无论点烟,还是和胶、拌料、杵捣、入灰(醒墨)、成形,对温度、湿度等要求都很高。尤其是点烟,其油料配比及取烟时机要随季节和温度的变化而调适,往往只能在每年的3-5月及10-12月进行。室外温度超过25度,因为房间不通风,里面点100多个小火苗,温度高得人受不了,无法正常工作。冬天天气冷,出油率低,影响品质,也做不了。
性弱细腻,质地纯正的烟灰收集起来后,并不是马上和料做墨,得摆放两年,待其氧化退火性黑度挥发出来才可以做墨。制墨时为增加墨的性能,还要在烟灰中加入动物皮胶,掺以天然麝香、金箔,冰片、牛黄、熊胆、蛇胆等中草药20余种,以达到黏合、防腐、去臭、增香、增色、增亮,意在使墨能经久、胶力不败、墨色不退,坚如犀石,莹泽丰腴,纹理可爱。
制墨首先要文火熬胶,在拌料缸中将烟灰、辅料、胶放在一起和抖,最理想的是胶成和烟,一滴不多也一滴不少。拌料是用木制墨杵进行搅拌,用杵搅拌要同时用搅与拌两个动作,这个过程十分辛苦。通过反反复复的搅拌,使烟灰与胶及辅料真正做到揉筋入骨。“灯盏碗烟”收集的烟灰本身油性就重,和胶搅拌比制松烟墨更费工夫,“轻胶十万杵”这句做墨行话,用在制“灯盏碗烟”油烟墨上没有多少夸张,从烟黑到墨黑是杵出来锤出来的。千捶万杵之后上天平,填入模具,铸压成型。光是墨模,汪春林前前后后就刻有1000多个,专门盛放在一个房间内。制作古法油烟墨在传统墨模的基础上,汪春林还加进宣城市地域元素,设计制作了一套“魁力宣城”墨,在省展中获奖。
“灯盏碗烟”墨
油烟墨加工成型后的墨条,晾到六成干时方可挫边,挫边后用纸包着继续翻晾,翻晾时需上下左右经常翻转,一直等到墨内的水份全部散发干净,黑度亮度挥发出来。整个过程需整整一年时间,就是制成品还要经过一冬一夏的稳定期。最后才进入描金程序,描上自己设计的瓷碗收烟金色图标,装进古色古香的木盒或锦盒。这样一来,古法油烟墨才如新嫁娘般走进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文房四宝专卖店,和书画家们见面。
要是从制烟算起到成为商品走进市场,一块30克重的墨锭,得花整整5年的时间。
墨磨人,这话一点不假。
制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慢工、细活不算,墨本身还要有一个“修身静气”的造化过程。“千金易得,古墨难求”,既是市场法则也是时间法则。
桐油墨和松烟墨各有什么特点?
宋《墨法集要》云:“古法惟用松烧烟。近代始用桐油、麻子油烧烟。衢人用皂青油烧烟;苏人用菜子油、豆油烧烟,以上诸油俱可烧烟制墨。但桐油得烟最多,为墨色黑而光,久则日黑一日。余油得烟皆少,为墨色淡而昏,久则日淡一日。”
做了40多年墨的汪春林打了个比方:桐油墨如贤贵命的妇人,才貌兼优,令人垂爱;松烟墨如倾城之貌的美人,人见人爱。接着他拿墨在砚台上边演示边说好墨的特点:外表细腻,光泽度好,还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麝香,在砚台上转三圈就能产生黑度。“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在汪春林直观的演示中外行也能体会到个大概。正因其“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不胶,入纸不晕”,才使书写的书、画及文献资料达到不霉、不腐、万载存真的效果。
古 艺 印 泥近年,旌德县汪春林的“古艺印泥”,在书画界名声日隆。2021年,古艺印泥又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到春林墨厂,腼腆的汪思露接待了我们。说到印泥的前世今生,她的话匣自然就开了。
汪思露介绍说她家生产印泥是书画家们“逼”出来的。因为父亲汪春林生产古法油烟墨,吸引了众多书画家登门造访,征求产品意见时,有不少朋友都问他:为何不研制书画印泥?
书画家们知道汪春林身上有老艺人的精神传承,他来做这种事成功的几率高。
汪思露说,研发印泥一直是父亲的一块心病。
1986年,父亲在集体墨厂的时候,曾和印泥有过一段时间的亲密接触,结果不欢而散,渐渐地连想法都淡了。可当询问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在不同人的口中发出时,又逼着父亲重新开始思考:我为什么不能生产书画印泥?
生产印泥,无疑是产品横向扩展的一个好机会。
2004年,父亲终于下决心开始古法印泥研制。
用朱砂做印色,《北齐书》早有记载,距今至少1400多年历史。濡朱的出现,对印章的使用而言,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为后来产生油朱印泥开了先河。印泥虽然不是文房四宝,但在书画家眼里完全称得上第五宝。
市级印泥制作传承人汪思露
清康熙年间歙县人汪镐京研究印泥古法时说:“世之言印色者,必本于宣和;犹之乎言墨者,本于易水也。”以宣和印色,比之于易水之墨。1864年,汪镐京生产出传统印泥,取名“红术轩”,写有印泥制作文稿“紫泥法”,详细记载其印泥制作工艺与配方。此前,尚无详细的印泥制作法记载。1904年,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在孤山创立西泠印社,生产的印泥与红术轩有异曲同工之妙,称之为“西泠印泥”。
在从事徽墨生产的同时,父亲汪春林一直持续关注书画印泥的市场动态并搜集相关资料。研发印泥开始,尽可能利用机会向业内人士请教。2009年初,古艺墨厂开始生产书画印泥。以汪镐京《红术轩紫泥法》为蓝本,以清朝印文为理论指导,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并和吴晓华(印泥生产工艺师)赴苏州“姜思序堂”考察,以“姜思序堂”销售副厂长兼技术员邵国平朋友的身份参观企业生产车间。2010年,父亲又到上海西泠印社向西泠印社理事、书法篆刻家唐存才老师和已退休的印泥制作大师应明森老师讨教技艺。以后,又聘请应明森老师来厂指导。当年,文物出版社社长苏士澍和文物复制中心技术总监赵鲁滨等来厂指导古艺印泥的色彩变化问题,并对纯手工朱砂印泥制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汪思露介绍说,传统印泥主要由蓖麻油、朱砂、艾绒三者混合而成。印泥选用黏结力强,冬夏稠度变化小,永不干燥,无腐蚀性的蓖麻油为原料。制作印泥的蓖麻油必须炼制,炼制方法有两种:一是真火炼,即太阳晒;一是凡火炼,以柴煤为燃料。真火炼油,是将油盛入大缸中,上面盖上玻璃板,放在阳光下曝晒。一段时间后,将大缸中的油取出一些放于大瓷盘中,盛油越薄越好,上面盖上玻璃板,防止灰尘落入,经过一个夏天的曝晒,通过紫外线的作用使油脱色透明,油中的酵素、甘油、硬脂酸等沉淀,挥发性物质和水分蒸发干净。古有“百年陈油”之说,意思是制作印泥的油愈陈愈好。凡火炼油,是用柴、煤作燃料熬制蓖麻油,并在熬制过程中加入中药材辅料,以提高油的纯度,确保钤印时,始终不渗油。
印泥装盒
印泥制作的第二道工序是制作艾绒。艾绒由艾叶经过反复煮、晒、搓、杵、捶打而成,以福建漳州和湖北蕲县最佳。买回的艾绒通过太阳曝晒后,放于箩内轻轻揉搓,把残留的黑点、杂质、粉尘一一筛除干净。然后用硼砂煎煮艾叶,除去艾叶中的脂、蜡,再用酒精溶解艾叶中的叶绿素,最后用清水漂洗除去酒精,再曝晒至完全干燥。艾绒具有韧性,吸附性强、能分能合的特点。艾绒用力搓压能合在一起,稍微松拉则又能分开,犹如毛细血管,每根纤维都能附吸油朱,当印章扑打印泥时,由于艾绒这一特性,能使整缸印泥都随着扑打产生弹性而拉开油朱,不易板结。
印泥制作的第三道工序是制作朱砂。古艺印泥采用的是矿质朱砂,朱砂购自贵州、湖南。如果是朱砂矿石,要进行分层挑选,剔除杂质碎末,选出颜色鲜艳,光泽度好的朱砂备用。而后用石磨将朱砂晶体碾碎、杵细,再加水置于钵中研磨。碾细的朱砂还要放在钵中水漂,朱砂在水漂过程中会逐渐分层,上层为朱漂,带黄色;中层为朱砂,呈红色;下层为沉渣。朱砂研磨细度,必须符合印泥制作标准。漂洗好的朱砂粉,还得去湿晾干,方可使用。选择天然矿产朱砂的印泥,颜色亮丽持久,遮盖率高。
印泥制作的第四道工序是制作泥胎。把朱砂、蓖麻油按标准分量,朱砂全部倒入瓷钵,加入约四分之一,用大的印箸先拌和油、朱砂,然后用瓷杵慢慢拌研。随着不断研磨、捣拌,油朱渐渐混合,直到朱料如润湿的散沙。倒入剩下的油,继续研磨,直到色如红缎,毫无细粒,状如奶油,滴一小撮在玻璃上堆成雏形,静置几天不变形,才可加入艾绒。
印泥制作的第五道工序是拌绒。将称好的艾绒,用小弓轻轻弹松后,以少量加入油朱,用瓷杵轻轻上下捣撘,不可研磨,使艾绒逐渐拉开吸收油朱,并充分融入油朱里。然后再加入一些,如法捣撘,直到艾绒全部投入。捣撘最费功夫,不仅要细心还得耐心,用力要轻缓,以防拉断艾叶纤维。制好的印泥存放在瓷钵中,用盖子密闭一周后进行复拌,使艾绒与油朱完全融合,泄尽捣撘时进入印泥的空气。最后用印试钤软硬度。倘若感觉干了,可加油一两滴,再进行捣撘,直至合适。
印泥制作的第六道工序是称重装盒。印泥装盒分30克、60克、90克、150克、250克、500克不等,称好份量的印泥还要进行最后一次捣拌,方可下缸,密封包装,至此印泥制作完成。
传统印泥生产看似简单,但每一个生产步骤和环节都十分讲究、精细。对外部环境要求极高,需要在无尘、恒温、恒湿的环境下生产。无尘是为了不让灰尘进入印泥,保证印泥颜色品质纯正,恒温、恒湿是为了保证艾绒与蓖麻油的品质,空气中的湿度含量过高会使艾绒产生霉变,蓖麻油纯度下降,影响产品质量。
印泥生产出来后,还经常请专业人士试用点评,而后加以改进,直到2012年产品才进入市场。“古艺印泥”,泥质细腻、紧致,粘度高弹性好,上石上章容易,白文不留白,朱文不涨线,印文还原度好,立体感强。色泽儒雅古朴、沉稳,历久不变,填补了安徽印泥生产的空白。堪与“西泠印泥”和彰州“八宝印泥”比肩。
古艺印泥既是文房用品,又是旅游纪念品。
“古艺印泥”还独家调制了具有代表性的仿清宫廷古色印泥,在《红术轩紫泥法》染砂法的基础上,掺以家传古方和名贵中草药等。色泽深红透乌,净亮,古色古香,在宣纸上体现出良好的立体感和厚重感。北京、山东、杭州、上海等地的文房四宝店都有“古艺印泥”销售专柜。2014年10月,“特制朱砂印泥”在“安徽非遗——文房四宝专题展”上获金奖。
生产“古艺印泥”的汪春林父女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以真金制造金粉印泥,彻底解决普通金色印泥因时间长氧化的问题。
一寸印泥,一寸金。
在印泥研制上,市级非遗传承人汪思露成了一名执迷的追梦者。
(方光华,旌德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姚小俊,女,旌德县孙村镇党委委员,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制作:童达清杠杆式股票。
张明汪思露朱砂印泥汪春林发布于:安徽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炒股配资平台开户_配资股票平台app_线上配资平台app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