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证券投资顾问可以炒股吗,主力资金净流出2962.97万元,占总成交额8.42%,游资资金净流出172.33万元,占总成交额0.49%,散户资金净流入3135.3万元,占总成交额8.91%。
11月1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84.2万元,占总成交额2.25%,游资资金净流入578.18万元,占总成交额7.06%,散户资金净流出762.38万元,占总成交额9.3%。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借鉴了很多自然科学的方法,但从本质上很难让自己和自然科学完全靠拢。核心原因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没有意识也没有思想,所以可以用逻辑来归纳其变化规律;而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有意识、有思想的人,意识和思想决定了人的行为,每个人行为的综合组成了整个经济运行。因此,要理解经济运行,一方面得把握住其中的逻辑成分,另一方面得理解其心理机制。逻辑的部分是确定的、理性的,心理的部分是多变的、不确定的。
经济中的逻辑和心理有长期一致性:人的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理性的,长期下来会全面反映经济的基本面。基本面和预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基本面的变化会反映到对将来的预期中去;反过来,人们对将来的预期会直接决定当下的行为,立即影响到经济的需求和供给,有一个从心理到基本面的反向作用。这里,如果预期是完全理性的,将来的预期、当下的行为、目前的基本面就会完全自洽,形成一种“理性预期的平衡”。
在这种理性预期平衡的框架下,虽然心理和预期对经济有直接的作用力,但对其进行“管理”并没有价值,因为预期是对基本面理性的反映,真正起作用的经济政策必须有改变基本面的能力,只有基本面改变了,预期才能改变。
然而,就像凯恩斯说的,“我们长期都是死人(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我们在关注长期的同时也必须活在当下。如果我们把时间缩短,看短期,人的理性假设就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大量的心理研究发现人们普遍有短视的倾向,会把短期的经验过分、线性地延伸到长期。因此,如果短期基本面表现特别好,人们就会对长期过分乐观,非常有信心;如果短期的基本面特别不好,人们就会对长期过分悲观,失去信心。
当人们乐观时,会更愿意做高风险投资,因此会推高像房产、股票这样的风险资产价格;也会更愿意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投资和消费是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需求增加时,如果有冗余产能,自然会拉动供给,于是经济基本面就会繁荣,GDP增长快、失业率低、有一定的通胀。反之,当人们悲观时,心理作用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是负面的,经济的基本面就会表现萧条,GDP增长乏力、失业率高,甚至有通缩。由于人的短视倾向,预期波动的幅度会大于基本面(包括短期和长期)波动的幅度,因此在波动的过程中,预期和基本面往往会脱节。当人们过度乐观时,容易形成资产泡沫、经济过热;让人们过度悲观时,会出现负向的资产泡沫、经济会过冷。
所以,短期来看,对心理的管理非常重要。过度乐观时,最好泼些冷水;过度悲观时,要想方设法提振信心。
如何管理心理?有人下意识地认为可以通过直接对言论的管理来完成。比如,当悲观情绪占主流时,就鼓励唱多的言论,禁止唱空的言论。这种简单直接的做法很难有好的效果。因为人大体是理性的,如果大家都知道存在这种对言论的控制机制,自然会对所有的唱多言论大打折扣。当有负面消息时,因为不能形成有规范的预期,会做最坏的推测。所以对言论的管控可能不仅不能帮助人们乐观起来,反而会使大家平均下来更加悲观。
最有效的心理管理必须建立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之上。在人们对经济的判断中,有对短期和长期的两个部分,其中长期预期的重要性远超过短期的判断。就像一个人即使得了急病,当下非常痛苦,只要医生说经过治疗一定会好起来,人就有了希望,无论现在多痛苦也有勇气渡过难关。反之,如果一个人得了不治之症,即使现在并没有痛苦的表现,对长期负面的预期也足以让人失去希望、深度抑郁,加速疾病的发展。所以改变心理最重要的方法是选择经济能够长期制胜的道路,真正改变经济的长期趋势。改革开放,去行政化,进一步的市场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都是发展中国经济的制胜之道。如果把长期的道路选择都和这些大方向契合,人们自然会对长期乐观起来,就会充满希望,短期有再多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心理管理的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让短期的经济形势和长期的发展潜力相匹配。如果短期的经济形势过热,可以通过减少财政投入、加息、减少流动性让经济降温。如果短期经济形势过冷,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降息、增加流动性让经济提速。如何判断短期经济是过热还是过冷?主要看需求相对于供给是过大还是过小。如果是前者,经济增速快、资产价格高、失业率低、劳动力价格增长快、通胀率高;如果是后者,这些指数正好相反。显然,我们现在遇到的情况是后者,因此应该对经济进行刺激。
下一个问题是,刺激的力度应该多大?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用总量来判断。比如,如果计划经济增长5%,计划通胀3%,就把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定到8%的数值上。但经济运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没有像物理公式一样的简单规律可以遵循,8%的支持力度因不同的情况可能太高,也可能太低。更好的方法是不看投入看结果:资产价格是否稳定?就业情况是否良好?是否有少量通胀,而不是通缩?就像医生给病人吃药,不同的体重,用药量一定是不一样的;病的轻重不同,用药量也不可能一样。如果是急病,就不能用慢性病的方法来治疗。急病来了不及时救助,器官会坏死,会带来永久性的伤害;经济过冷,企业会倒闭,机会会流失,人才会陨落,打击也会是长期的。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都是用政府的乐观情绪来弥补市场的悲观情绪。当经济中弥漫着悲观情绪时,提振信心只能靠政府,政府永远不能悲观。企业、个人、国际投资者都是跟随型的,不可能起到引领作用。所以,从心理角度来看,政府刺激政策是否奏效,要看企业、个人、国际投资者是否有心理上的转变,由悲观转化为乐观。
心理管理的第三种方法是直接干预资产市场。和消费与生产市场一样,资产市场中的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决定。但资产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绝大部分需求来自于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当投资人认为将来的资产价格会涨,就会增加当下的需求,如果供给不变,当下的资产价格就会涨起来;反之亦然。但投资人对未来的预期是多样的,有的人相对悲观,有的人相对乐观。资产价格反映投资人加权平均后的预期。如果资产价格很低,说明悲观的人很多,乐观的人太少。当政府进入资产市场购买资产时,实际上是把特别悲观的投资人替换出去,剩下的资金要么属于政府,要么属于相对乐观的人,所以市场整体的乐观程度就会提高,价格会提升。
和对实体经济的刺激相比较,提振资产市场相对容易些,因为现代货币的供给不像黄金、白银一样有天然的局限性,从理论上讲,政府的造币能力没有上限。然而,我们不要忘记,救市的最终目的是提振实体经济。资产市场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是间接的,在时间上也会有滞后。资产价格上升后,当老百姓觉得财富有了永久性增加,才会增加消费,提振需求。在企业层面,市值上升本身没有用,只有企业能利用更低的融资成本进行融资,然后进行更多的投资,实体经济才能受益。
因此,资产市场的短期上涨无论从消费还是投资的角度上讲都对提振实体经济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资产价格的回升必须是长期性的。也就是说,是一种没有对任何交易(买卖或者融资)限制的情况下的新的平衡。所以资产市场的救市资金也必须是长期性的,不能只做短期打算。其次,正常的市场行为,比如大股东套现、IPO、再融资等行为都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因为任何形式的限制都会暗示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干预是暂时性的,随时可以停下或逆转。这种限制带来的后果是市场会对政府支持市场的决心产生怀疑,悲观一些的人干脆不参与投资,乐观一点的也只愿意短期参与,其动机是短期的、投机性的,不可能真正提振信心。
综合起来,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在树立市场信心的机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市场中的企业、个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用自己的强信心替代市场中的弱信心,从而改善经济的短期表现,提振资产市场,从而改善市场的平均预期。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做长期正确的事情。没有长期基本面的支撑,任何短期刺激的作用也都会是短暂的。
(作者系长江商学院教授)
举报 文章作者刘劲
相关阅读 管涛:全球外汇储备与出口市场份额的最新变化︱汇海观涛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弱、债务负担重,未来五年世界经济增速仍将低于2000~2019年的长期趋势值。全球贸易保护加剧,最近一些国家对中国“新三样”产品出口加征关税。
208 10-27 22:38 为什么不加杠杆是长期投资的重要原则首先,投资者应做好可能承受50%以上亏损的心理准备;其次,不加杠杆应成为普通投资者的坚持原则;最后,提前设置合理的预期是保住投资收益的关键。
205 10-22 14:31 李迅雷:财政政策空间有多大财政的优化空间很大,包括央地财政支出比例的调整空间、中央财政加杠杆的空间和财税改革的空间。
222 10-21 10:46 9月末M2增速回升,一揽子增量政策在路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是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同时政策将持续用力、加力,不是暂时的、短期的,后续还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有些在力度上也会比较大。
11 260 10-14 22:43 带动新兴市场股市反弹、相关ETF首破100亿美元,外资行如何看中资股前景?中国股市的上涨也在一段时间带动新兴市场股指近期整体强势表现证券投资顾问可以炒股吗。
171 10-14 16:1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炒股配资平台开户_配资股票平台app_线上配资平台app观点